《南方日报》报道:遵医五院迈向微创化时代

作者: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26
浏览:

转载自《南方日报》(2016年12月26日)

遵医五院正在全力推动新一轮升级,提升微创手术水平是支点之一。

外科手术也有3D版?在医学影像概念中,3D视角的内窥镜具有放大以及立体的视野和触觉反馈等功能,相当于医生进入了患者体内进行精确制导,以最小的组织血管损伤代价达到手术效果。

对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以下简称“遵医五院”)来说,即将过去的2016年也是其微创手术水平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来,遵医五院引进了珠海首台海博刀、德国进口腹腔镜等系列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并加强技术力量,普外科、骨科等重点科室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瞄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甲医院、珠海市西部地区医学中心的目标,遵医五院正在全力推动新一轮升级,提升微创手术水平则是其中的支点之一。

“微创手术是整个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该院院长李建国表示,以病人为中心,大力发展微创技术,引进专业人才及设备,将使老百姓享受到医学发展带来的实惠。

戴着“3D墨镜”做手术

3D墨镜、高清屏幕,这里指的不是电影院配置,而是遵医五院手术室的设备。近日,遵医五院普外科主任杨清波就带领团队为一名胃癌患者成功实施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医生戴上“3D墨镜”后,病人腹腔内的腹腔脏器、血管立即层次分明地出现在眼前。

通过立体画面,医生能更得心应手地分辨重要的血管及器官之间的空间关系,使得分离缝合等操作更精准,使患者血管和重要脏器损伤的几率降低,也大大节省了时间。一场两小时的电影结束,手术也就已经完成。

这台由遵医五院引进的德国进口STORZ—3D腹腔镜设备,在珠海属于首台。利用这款3D高清腹腔镜仪器进行手术,相当于医生“进入”了患者体内,在各种脏器之间查找病变部位,再进行精确的切除及重建。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出血、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杨清波介绍,相比传统的腹腔镜手术,3D高清腹腔镜的优势在于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而且还具有放大和触觉反馈功能。新设备不仅可为手术医生提供深度的感知以便精细操作,还能提高缝合速度和精确度。而对于患者而言,使用这项技术设备并不需要明显增加治疗费用。

在迈向全微创化的道路上,腹腔镜被业界誉为外科手术的“二次革命”。而随着胸腔镜技术的进步,目前腔镜手术也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主流。

一名61岁男性患者近日因病到遵医五院就诊,被诊断为右上肺癌,需手术治疗。遵医五院在此前心胸外科已经开展了3D全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肺楔形切除手术的情况下,针对此病例再次成功实施了3D全腔镜肺癌根治术。

遵医五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李杰介绍,像此类肺叶切除术,使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多重优势。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长达20—30cm,要切断背部肌肉,部分手术还要切除肋骨,切口创伤大。而3D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术中解剖精细,出血少,体现了精准医疗,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从而达到更微创、快速康复的目的。

微创医学成果惠及珠海西区

三维(3D)成像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即已应用于腔镜手术系统,但在当时由于设备分辨率低、易致术者视觉疲劳,未能得到推广应用。随着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这些缺陷已得到大幅度改善,3D腔镜在欧美等国家得到较多应用,目前国内大型医疗中心都已获普及。

遵医五院3D腹腔镜的引进填补了珠海西区技术领域的空白。过去因微创设备的局限,西区患者就医不得不跑到珠海市区或广州进行手术及治疗,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治疗。

作为遵医五院院级重点学科,普外科是使用3D腹腔镜等微创手术设备的常客,并下辖微创腹腔镜外科中心。依托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普外科已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等微创手术。

据该科室介绍,其肝胆胰、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在珠海走在前列,未来拟着重选择在消化器官肿瘤的综合治疗及腹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面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随着硬件设备配套的到位,遵医五院已有多个科室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除上述的心胸外科、普外科之外,骨科、内消化科、妇科等都已加入微创队伍中。如妇科就已开展了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宫腹腔镜下的联合手术,对于妇科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用微创手术实施治疗。

此外,遵医五院在2016年着重“微创”及“快速康复”理念,还大力发展关节镜。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mm—1.0cm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医生便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

关节镜具有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目前可治疗肩、膝、腕、肘、踝关节部位的膝关节半月板破裂、剥脱性骨软骨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绝大部分运动医学损伤及关节软骨疾病。

据了解,该院已拥有美国进口施乐辉关节镜摄像动力系统、交叉韧带重建器械、肩袖损伤缝合器械等,现已开展肩关节镜5例,踝关节镜6例,膝关节镜30余例的病例治疗。

李建国表示,微创手术是整个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若需要实施手术也会首选创面小,给病人带来痛苦小、感染率低、且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手术。遵医五院将继续大力发展微创技术,引进微创技术方面的人才及设备,使珠海老百姓享受到医学发展带来的实惠。

■案例

斥资逾200万引进珠海首台“海博刀”

今年4月,遵医五院斥资200多万购得产自德国的海博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仪器,填补了珠海地区无海博刀的空白。”消化内科主任何朝晖介绍。

海博刀有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消化道系统早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及贲门失弛缓症等治疗。

日前,一名40岁女患者就使用了该设备完成手术。该患者因反复吞咽困难,在2010年起开始求医,经系统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这种病目前病因不明,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治疗,但症状一直不稳定,发作起来连一口米饭都咽不下去。

据了解,该病情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扩张治疗和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因害怕疼痛而拒绝该方案。今年5月,该患者到遵医五院就医,得知该院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仪器,于是提出要求做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在麻醉团队配合下,遵医五院内镜团队用时30分钟精准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次日可正常进食,无吞咽困难症状。

“传统+微创”治愈鲐背之年骨患

98岁老人曾某近期入院就医,被诊断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遵医五院骨一科主任李松军查看后表示,患者属超高龄,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多、风险大、死亡率高,若身体条件允许应积极手术干预,不应因高龄而放弃手术。

李松军结合临床经验,决定采用牵引床下闭合复位转子间骨折,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经对患者全面评估后,麻醉科医师决定为患者实施超声介导神经阻滞麻醉,降低麻醉药品用量,减少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整个手术切口仅4cm,手术时间少,软组织剥离少,出血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早期扶拐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满意出院。

李松军说,2016年是骨一科的“微创之年”,新型的微创设备及技术与传统内固定钢板、螺钉相结合,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减少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报道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2/26/content_7608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