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是遵义医科大学与珠海市于2001年合作共建的珠海唯一的公立医学高等院校,是贵州省高校唯一在省外设立的校区,纳入广东省教育厅省外高校在粤办学机构管理。为更好开展医学教育和服务地方医疗发展,学校于2003年与珠海市合作创建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是珠海西区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防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临床教学医院,现同时设为珠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一、基本情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已成为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办学质量过硬、医药特色显著的高等院校。校区地处珠海市金湾区,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689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下设基础医学部、第五临床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口腔医学系、医学影像学系、护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系8个院部系,遵医五院(珠海市六院)是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现共有在岗职工1706人,其中校区职工359人、医院职工1347人;全日制在校生6417人,其中研究生469人、本科生5948人。

二、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情况

校区学科专业布局精准对接“健康珠海”建设和珠海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目前已形成本硕博完整、医药特色显著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工程、药学、护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生物与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医学类硕士点学科全部为贵州省重点学科,药理学入选珠海市优势学科。现有本科专业9个,其中医药类专业7个,现已全部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及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认证。

校区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立足珠海,积极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生培养方面,校区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30余家广东省内三级医院、重点科研院所及医药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科生培养方面,校区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等广东省30余家“三甲”医院以及以珠海市内单位为主的5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2021年以来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等广东省内十几家医院深化医教协同、开展本科医学人才“3+2”“2+2”联合培养。此外,校区还多次面向珠海市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举办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班,以及承担珠海市全科医师培训、金湾区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等培训任务,积极为珠海市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培育优秀人才。

截至目前,校区已累计招收培养本科以上学生2.8万余名(逾90%为医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行业,在广东、贵州及其他地区就业人数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情况

校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立足珠海、辐射大湾区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截至目前,累计立项纵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项、省部级项目近300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及中文核心期刊等高质量论文1000余篇;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横向研究课题60余项,为珠海市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解决了大量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已授权专利68项,4项专利成果已转让,其中2项转给珠海市相关企业进行商业开发,其余专利的成果转化正在积极对接中。

校区积极发挥科技人才智库优势促进珠海主导产业发展,共计35人次入选珠海市各类智库专家,8人在广东省学术团体担任理事或委员,26人在珠海市学术团体担任理事长、理事或委员,1人在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担任理事,珠海市生物学会挂靠在校区。校区还积极发挥医药学科和人才优势,与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建珠澳消防员职业健康研究院;与金湾区三灶镇政府合作,共建观音山医药谷综合产业项目,以及开展养老服务产学研合作,助力乡村振兴;与金湾区医药健康行业协会开展科技项目研发、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等合作;成立科普讲师团,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广受众的科普活动,为“健康珠海”建设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校区依托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中药民族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珠海市中药基础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搭建了8个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平台,建成了相对完整的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链条。2020年,学校与金湾区政府签约共建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研究院一期分析测试中心于2021年7月投入运行,拥有珠海首台布鲁克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该设备广东省内仅有7台)等高端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于2022年6月获批CMA资质认定证书,2024年6月获得CNAS资质证书,2024年7月协助客户通过欧盟CE认证。截至目前,研究院已与80家区域内上市企业和重点项目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学校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发展情况

医院现有新、老两个院区(一、二期工程),占地面积160亩, 编制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860张,医院目前正在进行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医院总规划床位将超过1700 张。开设48个临床医技科室, 现有2个国家级技能培训中心,2个省级临床实践基地,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4个珠海市重点专科,7个珠海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珠海市特色专科,12个规培基地。

建院以来,医院共服务门急诊人次1129.81万人次,出院55.78万人次,住院手术29.09万人次,服务人群覆盖粤西、珠中江及港澳地区。医院多学科服务能力在珠海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居前列,尤其是2018-2021年度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中,多发严重创伤专业在珠海市排名第一。2017年-2020年、2022年、2023年,共六年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活动中得到国家卫健委表彰;2018年、2019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80强”;2020-2021年获得“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珠海市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先进集体” “珠海市新冠疫苗接种“攻坚集体”等荣誉称号。

(数据更新至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