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区青春团校课堂

采编:李如芸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

2025年3月28日晚,本学期青春团校第二课在校区大礼堂顺利开讲。课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主题,特邀三灶鹤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谈锦徽担任主讲,为团校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体验课。

活动伊始,谈锦徽以生动的讲述为同学们揭开了三灶鹤舞的历史画卷。这项源自南宋时期的传统舞蹈艺术,凝聚着珠海先民的智慧结晶——他们将白鹤的优雅姿态与祈福仪式巧妙融合,创造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白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福寿康宁,"谈老师介绍道,"而三灶鹤舞正是村民们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艺术载体。"2011年,这项传承700余年的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文化价值得到充分肯定。随后,谈老师重点介绍了三灶鹤舞的表演体系。一场完整的鹤舞表演由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优雅灵动的鹤舞、悠扬婉转的鹤歌,以及由鼓、锣、钹等传统打击乐器组成的伴奏。这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出鹤舞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互动体验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表演者们身着精美的鹤舞服饰,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将白鹤的种种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最后的答疑环节中,同学们围绕鹤舞道具的演变、训练方法等问题踊跃提问。谈老师耐心解答之余,更分享了近年来三灶鹤舞的创新成果:从服饰改良到文创开发,从传统表演到现代舞台剧的创新演绎,这项古老艺术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青春团校课程既是一次生动的非遗体验,也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传承实践。未来校区团委将持续搭建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到三灶鹤舞的保护与创新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审核:一审武荔涵,二审邢希如、李如芸,三审杨泽寅、蒋成东;摄影:学生;撰稿:周玥彤、秦英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