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日,我校口腔医学系成功举办了题为《口腔医学生的知与行》的专题讲座。讲座特邀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我校口腔医学学科带头人刘建国教授担任主讲,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系主任黄桂林教授主持,口腔医学系全体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精神盛宴。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刘建国教授以“知与行”这一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为引,巧妙地将口腔医学的专业学习与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相结合,深刻阐述了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是根基:精研医术,筑牢理想信念。口腔医学生的“知”,首先在于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能。刘建国教授从龋病防治、牙周病系统治疗到数字化口腔医学前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他强调,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唯有以“格物致知”的钻研精神,不断攀登学术高峰,才能担当起守护人民口腔健康的重任。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念,筑牢作为一名医生“精诚仁爱、服务人民”的思想根基。这种“大知”,是引领职业航向的灯塔。
“行”是担当:践行使命,弘扬仁心仁术。这不仅是临床上的诊断操作,更是将“知”付诸实践、服务社会的全过程。他通过分享自己成长历程和科研标兵的励志事例,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他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服务群众中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告诫同学们要始终坚守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慎独慎微,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清正廉洁的作风,展现新时代口腔医学生的良好风貌,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
整场讲座,刘建国教授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精神与生动的临床案例融为一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本次讲座是“口腔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系列讲座的重要一环,也是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具体举措。今后,口腔医学系将继续搭建此类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审核:一审岳兴,二审邢希如、李如芸,三审杨泽寅、蒋成东;摄影:高明月、口腔医学系学生;撰稿:顾瑜、高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