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珠海校区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汇报会在综合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向国惠同志出席本次活动,各院部系书记(副书记)、校区团委、各二级团组织负责人、实践队指导教师以及百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汇报会特邀杨琼、陈剑、刘亚晖、李如芸四位教师担任评委,与现场师生一同回顾了各实践团队在暑期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了校区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奉献社会的成长历程与时代担当。
2025年暑期,校区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校区共组织了58支社会实践服务队、500余名师生深入基层,围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主题开展服务。实践队伍积极向各大媒体平台投送稿件,社会反响热烈。截至10月,有3支队伍获得央媒关注报道,在团中央核心平台——中国青年网被报道的文章总数达11篇,从地方到省级,各级各类媒体报道累计达65篇,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在参与国家级、省级专项计划方面,校区表现同样突出,本年度共成功申报并实施了各类专项计划12项。 其中包括深入广东乡村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以及扎根贵州基层的乡村振兴夜校计划等,师生们将专业智慧融入国家战略,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青春担当。
为进一步总结提炼实践成果,本次汇报会特邀从5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12支优秀团队进行现场展示。各团队负责人通过详实的报告与精彩的讲述,全面展现了实践的深度与价值。经评审,基础教学部“染韵康途,医路黔行”实践队(指导老师:吴忠寿)荣获一等奖;基础教学部“老有所E”实践队(指导老师:武荔涵)、护理学系“红旅心桥”实践队(指导老师:左满花、罗滔)荣获二等奖;生物工程学院“潮汕非遗新探行”实践队(指导老师:谭雅恒、王俊)、护理学系“心光同尘”队(指导老师:谈益芬)、口腔医学系“银龄皓齿先锋队”(指导老师:乐尧金、刘桦)荣获三等奖;“征鼓地戏团”等6支队伍荣获优秀奖。吴忠寿、左满花、邓婷等19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汇报结束后,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琼老师作为评委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她向所有参与实践的团队表示祝贺,并表示本次“三下乡”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使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理念在实践中变得具体而深刻,真正实现了育人成效。
本次汇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校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互学互鉴、总结提升的宝贵平台,进一步激励广大同学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望未来,校区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实效,引导更多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审核:一审武荔涵,二审邢希如、李如芸,三审杨泽寅、蒋成东;摄影:罗紫妍、胡玉娇(学生);撰稿:钟云婷、张腾仁(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