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是遵义医科大学2001年与珠海市正式签约,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市金湾区设立的校区,办学层次以研究生、本科生为主,是经贵州省教育厅和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医学类本科院校。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已成为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办学质量过硬、医药特色显著的高等院校。2002开始招收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2018年获批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2届硕士研究生,共21人。生物工程专业立足贵州、结合珠海、面向全国,紧紧围绕“大健康”产业战略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生物医药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理工融合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三个研究方向:(1)生物制药与材料工程;(2)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3)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25人,均为博士,12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占92%,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占比84%,其中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8人,45岁以下16人,占比94.12%。拥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贵州省优秀教师”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计划”2人,“珠海市高层次人才”1人,“珠海市特聘学者”1人,“珠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1项,重要横向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6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转化4项。
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借助遵义医科大学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及师生交流等活动,开阔师生国际视野。此外,遵义医科大学与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的“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遵义医科大学珠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总投资2.2亿元)为生物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和实践平台。地处珠海金湾生物医药谷的生物工程硕士点必将为金湾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技术和人才支撑。
各研究方向及硕士生导师简介
(一)生物制药与材料工程方向:运用现代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研发生物药物、生物类似物及生物医药相关材料,建立或优化生产工艺。具体包括核酸类、蛋白类、多肽类和多糖类等生物药的研发以及相关高分子生物材料的合成和功能研究。

1.杨愈丰,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理学博士,生物制药与材料工程方向负责人。广东省教育协会生化专委会第一届委员,珠海市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珠海市产业智库专家,珠海市创业导师。2020年荣获金湾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和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项目1项,其它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指导研究生获贵州省研究生科研基金2项,校级1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项目共7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医药和食品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抗菌肽和抗癌肽等生物活性短肽研究开发等。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其中已毕业3名。邮箱:yfyang@zmu.edu.cn

2.冯丽娟,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功能有机/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目前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8篇;主持(完成)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参编理论教材1部、实验教材2部。主要承担《化学》、《有机化学》的本科教学。Email:fengemail7810@163.com

3.尹田鹏,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主要开展我国特色药用草乌及其内生菌资源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课题5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教改论文1篇,参编教材2部。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国家级1项、省级2项。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遵义医科大学最美劳动者,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Email:ytp@zmu.edu.cn

4.陈刚,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访问学者。先后入选四川省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四川省专家库人才。研究方向为人工血液与载氧药物。先后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或分会报告5次。主要承担《生化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Email:biomedicinechen@163.com

5.孙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大学生物医药专业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会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校区级教改项目1项,研究经费合计47万元。研究方向为经皮递药系统及纳米制剂。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IF>18。主讲药学及生物工程专业《药剂学》、《药学英语》等课程。目前任药学教研室副主任。Email:290215854@qq.com

6.董妍,女,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工作,包括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性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厅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主要承担《医用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Email:dongyan1230@163.com

7.陈道远,男,中山大学药物化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多肽、小分子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与机制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贵州省卫健委项目和遵义医科大学博士启动项目等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各1项。先后在Chem Commun,J Med Chem等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要讲授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课程。Email:chdydg@qq.com

8.秦晓飞,男,德国明斯特大学生物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2019年在南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多功能智能刺激响应型纳米颗粒的制备,药物递送,细菌检测和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方面的研究,为解决细菌耐药性提供新思路和途径。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目前主持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省级、地厅级及遵义医科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Chem Commun等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0篇。Email:395942773@qq.com
(二)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方向:通过对细胞重要活性产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和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优化设计关键基因构建细胞工厂,提高细胞或其代谢产物的产量和质量,以生产生物产品或直接利用细胞进行治疗疾病。

1.冯昆,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学博士,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贵州省优秀教师、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贵州省工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Chinese Medicine杂志青年编委、遵义医科大学中青年教学骨干、最美劳动者。研究方向是微生物与生化制药,主讲《发酵工程》和《细胞生物学》课程,主持完成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横向课题5项,主持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和教材5部,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指导学生荣获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创业比赛金银铜奖15项,多次被评为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现任生物工程系副主任,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Email:fengk@zmu.edu.cn

2.周鹤峰,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大学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医药生物技术和中药天然化合物神经保护机制。主要承担《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的教学工作。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入选河北省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际SCI期刊Toxicolog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杂志特邀审稿人。现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在Neurotherapeutics、Aging and disease、Oxid Med Cell Longev等SCI论文16篇,北图核心论文30余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2项。Email:231580777@qq.com

3.张玉金,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是食用菌生态栽培、野生菌驯化栽培、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等研究。著《鸡枞》学术专著,参编《中国食药用菌学》荣获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提出食用菌生理值计算方法。长期致力于以培养白蚁栽培鸡枞菌为模式的科学研究。近年承担省市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Email:zyj2003lj@ 163. com

4.张健,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USDA Children’s Nutrition Research Center和University of Arkansas for Medical Sciences生理系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为脂代谢和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内外重要课题的研究,在国际知名SCI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项完成成果转化,多次参加国际性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并进行演讲报告。先后被评为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优秀教师”及“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杂志编委、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高层次绿卡人才、珠海市创业导师。Email:jianzhang@zmu.edu.cn

5.夏春丽,女,中山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小分子的筛选与机制研究。承担本科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生物化学实验》、《医学遗传学》等课程教学,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先后在Eur J Med Chem, Curr Alzheimer Res,Phytochemistry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Email:923090396@qq.com

6.廖正平,男,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近期研究内容包括丙酮丁醇梭菌丁醇合成相关机制、微生物代谢工程生产丁酸等。目前主持在研项目4项,包括国家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1项。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要承担《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Email:504723729@qq.com
(三)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方向: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将医学、信息技术新工科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人口与健康”重大需求,建立高精度和智能化的医药和健康的研究与制造体系。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掘、以组学为基础的精准医学、分子药理学和康复工程等。

1.崔国祯,男,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荣获珠海市特聘学者、遵义医科大学优秀教师、贵州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和珠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主要采用生物信息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生物活性分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26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受邀在国家(国际)级学术会议做报告5次。兼任珠海市药学会制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协会理事。主讲《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课程。Email:286996824@qq.com

2.阳小燕,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访问学者,毕业于暨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入选遵义医科大学青年优秀人才。研究方向为药物蛋白质组学,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疫苗研究。主要承担《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与酶工程》的教学。目前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计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地市级2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中文核心3篇;授权专利1项。承担教改课题1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1项。Email:ouyangxiangyan@126.com

3.苏良辰,男,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主要担任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科研设计和生物信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植物生理学,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细胞生长和组织器官发育中的作用;(2)植物细胞工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基因育种等细胞工程技术开发植物优良品种;(3)利用酶工程技术手段筛选并改良产酶菌株。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启动基金各1项,已完成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其中1项获贵州省挑战杯三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8篇,SCI收录论文2篇。Email:sksky163@163.com